欢迎访问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观看“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2-27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高度重视,组织全体辅导员、心理教师、全体学生于2261900观看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e3522c4ec639eeeae94ab87774f2ece

图片-25

1e22572f0d95bbb240ce0d785fd4ad2

观看心得

临床医学系

24临床医学3

辅导员:黄慧兰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理性使用手机、平衡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此次组织学生收看“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公开课,不仅是对上级文件的积极响应,更是一次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公开课内容设计科学系统,从“智能手机的影响”到“应对策略”,层层递进,既有理论剖析,又有实践指导。“榜样引领篇”则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主动成为“科技智者”的内驱力,这种正向激励远比单纯说教更具感染力。作为教师,此次活动也让我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传统课堂常聚焦于问题干预,而此次公开课以“发展性视角”引导学生主动规划生活,将手机转化为成长工具,这一理念值得融入日常教学。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心理健康课,更是一次生命教育的唤醒——科技本为服务人类,唯有智慧驾驭,方能真正拥抱美好生活。

护理系

护理系24级护理9班辅导员 曹苗苗

在观看了“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深感获益匪浅。通过讲解我认识到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隐患。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身体健康问题,还会引发注意力分散、睡眠质量下降、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现实社交和家庭关系。

作为教师,我深知自身肩负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我将把本次公开课的学习成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帮助同学们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总之,智慧使用手机,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畅享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守护身心健康,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护理系24护理1 心理委员 纪雨情

2025-02-26 19:48:57.373000

2025226日晚19:00我有幸观看了以智慧使用手机,畅想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公开课活动,由此也对日常生活使用手机产生了一些感悟。

我通过观看公开课,我深刻认识到,手机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手机的优势,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要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陷入过度依赖的泥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多与身边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智慧地使用手机,畅想美好生活。真正理解了使用手机的正确方式,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实现科技与生活和谐相处。

国际教育系

9a244884268c984cc5667b53481758a

姓名:杨苹

工作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国际教育系

职务:专职辅导员

在现代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社交能力。然而,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其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学生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手机使用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健康挑战。课程指出,过度依赖手机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日益严重,其心理机制主要源自手机的即时性和娱乐性。本次公开课内容丰富且极具实践意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大家生动诠释了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与隐患、过度依赖手机在身心层面产生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智慧使用手机方法及积极应对策略,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在不同手机使用状态下自身生活与心理状态的变化。


学生姓名:张梦涵

班级:24英语护理4

在观看了关于“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的心理健康主题内容后,我深受启发,对智能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智能手机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工具,拓宽知识面和提升效率,还能提高沟通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也不可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手机不仅破坏了大学生之间真实的人际交往,还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容易让人感到孤独、焦虑,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症,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引发颈椎病、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手机使用频率,与同学相互监督,同时也可以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减少无意义的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


口腔医学系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姓名:高迎

24级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技术2


在观看心理健康公开课中以智能手机使用为主题的内容后,我感触颇深。

智能手机已然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从即时通讯到获取海量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然而,过度依赖手机的现象也日益凸显,其背后的机制原因值得深思。可能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渴望通过手机快速获取信息与放松,久而久之形成依赖,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面对这些问题,智慧使用手机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计划,避免在学习、休息时间过度沉迷。同时,积极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如各类学习软件,让手机成为提升自我的工具。

我们更应树立榜样,做科技的智者。不能被手机所掌控,而是要掌控手机,利用它来成就自我。以自律和智慧,在科技的浪潮中保持清醒,让智能手机真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光彩,助力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中医与康复系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姓名:王明伟

工作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职称:无

此次“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心理健康公开课,旨在引导学生反思手机使用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素质。

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对学习效率、睡眠质量、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课程也介绍了如何利用手机进行高效学习、时间管理和情绪调节,例如使用学习类APP、番茄工作法和正念冥想软件等。

在课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手机使用经历和困惑,并共同探讨了如何平衡手机使用与学习生活。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课程,他们意识到了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并开始尝试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运动和人际交往中。

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药学与医学技术系

微信图片_20250227091650

代雅琳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辅导员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和系内心理专干和,我深知手机对学生的深远影响,这场直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直播中,专家们深入剖析了手机成瘾的机制,那些因过度依赖手机而迷失自我的学生案例,让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看到学生们在虚拟世界中迷失,却在现实生活中与温暖的人际关系渐行渐远。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手机不应是生活的全部,而应是助力成长的工具。直播中的策略建议让我眼前一亮。设定使用时间、培养线下兴趣、增加面对面交流等等,这些方法简单却实用。

这场直播,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心灵的触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与使命。


23级医学检验技术二班 心理委员 李晶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手机作为当下最常用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以智慧的方式使用手机,从而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在工作学习时将手机静音或关机,避免被各种信息打扰,集中精力投入到手头的事情中。在休息时间,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手机放松心情,但也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要沉溺其中。过度沉浸于手机世界,会导致我们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运动锻炼、休息放松等重要环节。

总之,以智慧使用手机,不仅可以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在虚实共生中寻找教育支点

心理教研室 专职教师桑俊利

数字浪潮裹挟下的校园里,手机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折射当代青年心理状态的棱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我们需要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帮助学生看清技术依赖背后的心理图式。

手机依赖本质上是现代人应对存在焦虑的防御机制。当碎片化信息持续挤占认知带宽,注意力涣散便成为蚕食学习效能的隐形杀手;当虚拟社交不断稀释真实情感,孤独感反而在点赞声中悄然滋长。

心理健康教育应聚焦"数字素养"的内涵重构。它不仅是技术操作能力,更是包含自我觉察、情绪管理、价值判断的复合能力体系。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字健康"认知框架,理解过度使用对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师生需要在认知维度达成共识:手机作为工具的"驯化"程度,取决于使用者的精神自主性。当学生意识到指尖滑动的每个瞬间都在参与自我塑造,技术使用便从本能行为升华为价值选择。这种认知跃迁,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字时代的新使命。

这场学习之旅让我领悟:教育者的使命不是筑起隔绝数字世界的围墙,而是点燃理性使用科技的火种。当我们在课堂内外示范"人机共生"的智慧,便是对学生最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

赵露露

0fcb6a10db796506bcb304954ecf402

手机已经成为每个同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过度依赖手机也可能造成时间碎片化、注意力分散等负面问题。本次心理健康主题公开课,安阳工学院老师从“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切入,阐释了过度依赖手机的脑神经机制、心理机制及行为机制,并且分享了通过“设定清晰目标”“发展多元爱好”“扩大人际社交”“建立良好习惯”方面智慧使用手机的应对策略。

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常用的番茄工作法规划自己的时间,通过屏幕时间管理工具等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手机使用问题,有效的减缓手机依赖。

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对同学们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除课堂教育外,心理中心也会通过开展团体工作坊、读书会等活动代替虚拟社交依赖,帮助大家智慧使用手机,提升生活质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Copyright @Hn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9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