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观看“科学认识抑郁积极合理应对”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2-30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12月27日晚7点,我校认真组织师生观看“科学认识抑郁 积极合理应对”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此次心理健康公开课围绕郁症的概念、影响因素、常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四个方面,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抑郁症,积极应对抑郁症,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心得

1. 王明伟 中医与康复系辅导员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观看“科学认识抑郁 积极合理应对”公开课后,犹如在迷雾中点亮一盏灯。

课上对抑郁成因的深度剖析,从生理基础到心理应激,让我意识到学生情绪问题背后复杂的机制。这督促我在教学中更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不能简单归因于“青春期叛逆”或“性格内向”。

专家提到的积极应对策略,如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让我反思班级氛围营造的重要性。我应鼓励同学间的互助友爱,而非仅关注成绩竞争。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压力和挫折,培养情绪表达能力,成为我日后教学的重要方向。

此次学习,不仅提升了我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更坚定了我守护学生心灵成长的决心,我将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付慧雅 护理系辅导员

通过观看今天晚上的直播,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对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需要注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通过班会、个别谈心谈话、定期宿舍走访等形式,我们应努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力求营造一个安全、包容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我通过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掌握调节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我也应注重自身心理学知识的提升,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相关培训,学习科学的心理疏导技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支持。

我始终相信,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灵世界,让他们能够在阳光下自信成长。

3.高梦丽 药学与医学技术系辅导员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及早发现抑郁症,早期遏制疾病的进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播学习了解到抑郁症的概念、影响因素、常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抑郁症,积极应对抑郁症,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结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在对学生进行日常谈心谈话及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是否有抑郁倾向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

4.王依林 国际教育系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高校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心理育人是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本次直播课从抑郁症的概念、影响因素、常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四个方面帮助教师提高对抑郁症的认知理解,引导教师积极合理应对,令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当好大学生心灵的守护者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了解抑郁倾向的学生情况。通过心理测评与日常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态与情绪状况,当学生自述抑郁时,要及时与心理中心老师联系,进行心理评估与咨询,如果严重时,需要转介到心理门诊。二是日常关注。对于长期抑郁的学生,做到心理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定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5.郝静 口腔医学系辅导员

观看了关于“科学认识抑郁,积极合理应对”的相关内容后,我深受触动,对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曾经,我对抑郁症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只是情绪上的短暂低落,通过自我调节就能轻易克服。然而,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根源,绝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它可能涉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遗传因素、长期的压力以及生活中的重大创伤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患者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片中那些真实的案例令人痛心,患者们所承受的内心煎熬超乎想象。他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疲惫、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更要与内心的绝望、无助和自我否定作斗争。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抑郁症并非患者的“矫情”或“软弱”,而是一种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的疾病。

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和策略。首先,对于患者自身而言,要勇敢地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不要害怕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师和医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帮助患者逐渐走出抑郁的阴霾。而作为患者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的支持和陪伴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倾听,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避免指责和嘲笑,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通过合理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增强心理韧性,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这次的观看让我明白,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它,积极地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够帮助患者战胜病魔,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为构建一个更加温暖、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6.苗佳雨 心理中心专职教师

大学时期是个体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阶段,低年级学生往往还带着青少年时期遗留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延续、或复发,亦或是在面对新环境时难以适应。而高年级学生则背负着沉重的就业与升学压力,这诸多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大学生群体成为了抑郁症的高发区。在此背景下,此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公开课,恰似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

本次公开课以专业的讲解为学生们送来了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应对策略。使同学们认识到,抑郁症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及时采取专业治疗。同时,大家也学会了用理性的视角看待抑郁症,明白应当尊重并接纳每一位抑郁症患者,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而非歧视与偏见。这场公开课,在校园中播撒下了心理健康的种子,助力他们健康成长、逐梦前行。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Copyright @Hn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9203号